蜜蜂擁有多巴胺調控食物欲望系統(tǒng)
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蘇松坤團隊牽頭聯合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教授Martin Giurfa團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張少吾,首次發(fā)現并證實蜜蜂腦部多巴胺調控食物欲望,揭示了蜜蜂(昆蟲)擁有與哺乳動物類似的多巴胺調控的食物欲望系統(tǒng)。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fā)表于《科學》。
蜜蜂是全球性重要經濟昆蟲,也是研究社會行為和健康的模式生物。蜜蜂有密集的采集活動、發(fā)達的社會組織,擁有一套象征編碼以傳遞食欲獎賞信息,即擺尾舞。這套編碼的存在允許科研人員探究跳舞蜂除了交流指向食物源的矢量信息,是否還有瞬時回憶起可利用食物源的快樂的特性。問題是,采集蜂在前往良好食物源的途中是否受欲望系統(tǒng)驅動?擺尾舞是否通過回憶起良好食物源使欲望系統(tǒng)恢復活動?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研究人員監(jiān)測已標記的采集蜂的采集和跳舞行為,同時檢測和干擾采集蜂在采集和信息交流循環(huán)關鍵階段的腦部生物胺信號。
結果表明,在采集蜂跳舞的起始階段和離巢前往良好食物源階段,其腦部的多巴胺水平顯著升高;蜜蜂的食物采集活動受到多巴胺拮抗劑的負面影響,食物采集欲望下降;個體饑餓也會提升采集蜂的腦部多巴胺水平,采集蜂腦部多巴胺升高會增強其快樂值,提高食欲相關的氣味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
據此,研究人員提供了蜜蜂腦部存在以多巴胺神經通路為基礎的欲望系統(tǒng)的科學證據。
這一研究成果為高等動物乃至人類基本生理需求食物欲望的比較進化研究提供了創(chuàng)新性的重要科學證據,為蜜蜂采集性狀相關的分子基礎研究和優(yōu)良蜂種培育提供了新思路,也為人類多巴胺相關的生理心理和學習記憶障礙等健康問題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模型。(溫才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