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2月22日電 題:Sora取名源自日語?日本加速布局AI產業(yè)
中新社記者 朱晨曦
OpenAI日前發(fā)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Sora及多個樣例視頻。相比此前的類似應用,Sora更加強大。在OpenAI發(fā)布的Sora樣例視頻中,出現不少日本元素,引起日本輿論關注。
Sora或源自日語“天空”
據《紐約時報》報道,生成式人工智能Sora的名字取自日語“空”,意為天空。OpenAI團隊表示,選用該詞是因其讓人聯想到無限的創(chuàng)作潛力。
OpenAI發(fā)布的Sora樣例視頻中出現了東京街景,以及從行駛的列車上看到的日本郊區(qū)風景。
日本AI專家、東京大學教授松尾豐說,相比過去的文生視頻人工智能,Sora可以理解時間和相互作用的概念。Sora已經能夠生成符合物理規(guī)律的視頻,比如“漢堡包被咬了一口后會變少”“汽車在行駛中會揚起塵土”等。不過,日本不少民眾發(fā)現樣例視頻街景存在細節(jié)錯誤,例如招牌上的日語文字絕大部分并不準確,街景中也有不符合常規(guī)的障礙物等。
在Sora發(fā)布后不久,OpenAI團隊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一改往日用英語發(fā)布推文的習慣,用日語發(fā)布了日本動漫《天元突破紅蓮螺巖》的主題曲名“Sorairo Days”。OpenAI團隊似乎有一種“日本情結”。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人工智能興趣濃厚。去年4月,岸田會見了OpenAI創(chuàng)始人奧爾特曼,商議在日本建立研究據點,使ChatGPT在使用中更契合日語和日本文化。
此后,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率先在政府業(yè)務中嘗試采用ChatGPT,用于提升業(yè)務效率,這種做法在日本地方政府中尚屬首次。日本數字大臣河野太郎曾表示將積極利用AI,推進日本中央政府的工作方式改革。
日本加速布局AI產業(yè)
岸田文雄20日在日本首相官邸召開“綜合科學技術與創(chuàng)新會議”,他表示,要以今年夏季為時間節(jié)點,制定出關于AI等重要技術的新戰(zhàn)略,以在相關領域的國際規(guī)則制定方面占據主導地位。“科學技術是產業(yè)結構轉型的關鍵、開拓未來的基石。”岸田文雄說,在重要技術領域,官民一體的綜合戰(zhàn)略對日本是不可或缺的。
針對人工智能產業(yè),日企加速了布局的腳步。日本電信巨頭NTT的大型語言模型“tsuzumi”將于3月推出。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也將于今年春天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cotomi”。
據日媒報道,軟銀的創(chuàng)始人孫正義正尋求籌措1000億美元資金成立一家芯片企業(yè),以與英偉達競爭,并供應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必需的半導體。據報道,該計劃項目名稱為“伊邪那岐”(Izanagi),孫正義計劃由軟銀投入300億美元,而額外的700億美元從中東地區(qū)籌措。報道稱,孫正義希望新成立的公司能與軟銀旗下半導體設計公司業(yè)務互補,以強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半導體的供給能力。此外,軟銀還在考慮向OpenAI出資。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發(fā)展人工智能,日本AI人才短缺是個問題。據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統(tǒng)計,到2030年,日本將面臨數十萬名軟件工程師的缺口。
AI“雙刃劍”監(jiān)管成難題
Sora的誕生也加劇了人們對“深度偽造”等風險的擔憂。如何實現擁抱技術進步和確保社會安全的平衡,越來越受到民眾關注。在少子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日本企業(yè)普遍希望借力生成式AI解決人手不足、效率低下問題。不過,日本TBS電視臺在報道中指出,若Sora被用于電信詐騙,將對民眾造成巨額損失。
據日本廣播協(xié)會電視臺報道,2月中旬以來,日本社交平臺上一張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假照片被擴散。照片上,岸田被一名蹺著腿坐在沙發(fā)上的美國政府高官怒視。據報道,這張照片原本是2022年4月,美國政府高官與巴西外長會晤時拍攝的,假照片將巴西外長替換成了岸田。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自民黨16日公開了一項監(jiān)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新法律草案。該草案規(guī)定了基礎模型開發(fā)商必須向政府進行定期報告的義務。
日本政府14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該研究所隸屬于經濟產業(yè)省。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該機構將對如何防止偽造信息擴散和知識產權侵權等進行研究,幫助政府制定出“監(jiān)管和活用一體”的人工智能政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