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ddress id="z3sxr"><var id="z3sxr"></var></address>

      <object id="z3sxr"><tt id="z3sxr"><noscript id="z3sxr"></noscript></tt></object>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臨河區(qū):這家博物館滿滿“鄉(xiāng)愁記憶”

      發(fā)布時間:2024-01-04 11:23: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近日,走進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曙光鄉(xiāng)治豐村的塞外珍坊民俗館,鋤頭、爬犁、背篼、笸籮……一件件“老物件”呈現(xiàn)在眼前,鮮活的農耕記憶與鄉(xiāng)愁撲面而來。

        “這家鄉(xiāng)村博物館體驗感太強了,從這里能找到小時候所見、所使用過的老物件,墻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農具,地上擺放著老式柜子、桌椅和各種生活用品。仿佛回到了小時候,感觸特別深?!闭趨⒂^的市民高女士說。

        塞外珍坊民俗館內設有農耕文化館、河套民俗館和偉人紅色收藏館等10個展館,共有民俗物品、農耕用具、舊電器以及字畫等500種藏品42000余件。這些散落在田間地頭的文化遺產,如今已經成為治豐村展示鄉(xiāng)土文化、活躍民間交流、促進文旅融合的重要平臺。

        “與城市各類博物館不同,這家博物館主要陳列是反映鄉(xiāng)村文化和紅色文化的物件,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產生共鳴?!?曙光鄉(xiāng)黨委書記張弘波告訴記者。

        談到創(chuàng)辦塞外珍坊民俗館的初衷,負責人劉文帥介紹,館內以“記得住鄉(xiāng)愁”為主線,以建設“最美鄉(xiāng)村”為新時代使命,深入挖掘河套文化的歷史內涵,展示了河套地區(qū)悠久的農耕文明。

        “我是一個無線電愛好者,從小就對新事物好奇,小到手電筒大到黑白電視機,都要拆開來研究一番。有一次去山東出差,在一個舊貨市場里,看到成堆被分解的舊電器,我感到很可惜,于是就高價買了幾十件收藏?!眲⑽膸浾f,“隨著積累的老物件越來越多,最終有了這家博物館。希望通過這些展品,讓老人找到過去的記憶,也讓后人了解過去的歷史?!?/p>

        漫步在塞外珍坊民俗館,仿佛穿越了好幾個世紀,每個物件都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每張照片都記錄著一段情感濃厚的歷史,各種各樣的老物件聚攏起來,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和一部難忘的歷史。

        “‘塞外珍坊’是集文旅康養(yǎng)、民俗追憶和教育傳承為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基地,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不僅能讓更多市民了解河套文化,還為鄉(xiāng)村帶來了人氣和經濟效益,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走出一條文化賦能鄉(xiāng)村振興之路?!睆埡氩ń榻B。

        近年來,曙光鄉(xiāng)黨委將傳統(tǒng)文化資源、紅色黨建引領和美麗鄉(xiāng)村治理深度融合,通過邀請抗戰(zhàn)老兵、鄉(xiāng)賢能人和黨員干部帶隊觀摩,講老物件歷史、講黨的故事、講親身經歷,將“緬懷傳承、艱苦奮斗”的紅色精神融為加強群眾教育和拓展鄉(xiāng)風文明的“主打色”,推動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煥發(fā)鄉(xiāng)村文明新氣象。(記者 薄金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最大AⅤ无码国产_亚洲avav一区二区18_午夜性爱视频久久_国产三级片免费怎么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亚洲免费观看网址 人妻中文有吗在线 国产在线不卡每日更新福利
      1. <address id="z3sxr"><var id="z3sxr"></var></address>

        <object id="z3sxr"><tt id="z3sxr"><noscript id="z3sxr"></noscript></tt></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