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ddress id="z3sxr"><var id="z3sxr"></var></address>

      <object id="z3sxr"><tt id="z3sxr"><noscript id="z3sxr"></noscript></tt></object>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讀書有味聊忘老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10:03:00來源: 光明網

        近讀《劍南詩稿》,是后幾卷,發(fā)現關于讀書的詩頗多,都是放翁七八十歲所作。晚年得閑,讀讀古書,消遣時日,是很不錯的選擇。可是,放翁晚年,貧病交加,老態(tài)縱橫,他卻說:“老去無他嗜,書中有獨欣”“豈知鶴發(fā)殘年叟,猶讀蠅頭細字書”。

        面對年邁多病,他不止一次如是說。

        “一齒屢搖猶決肉,雙眸雖澀尚耽書”。眼花了,牙快要掉了,依然還是要讀書。他還說過:“鬢毛焦禿齒牙疏,老病燈前未廢書?!币馑家粯印?/p>

        “蠹簡幸存隨意讀,蝸廬雖小著身寬”。放翁給他的蝸廬起名叫“龜堂”,其窄小蜷縮之意,不言自明。但只要有書讀,再小也顯得寬敞了。

        “柴荊終日無來客,賴有陶詩伴日長”。柴荊,是柴門、蓬門,和蝸廬、龜堂相配,卻并非“蓬門今始為君開”,而是門可羅雀。但是,有書讀,就可以了。所以,他說:“一卷舊書開蠹簡,半升濁酒倒余瓶”,再有一點濁酒,就更愜意了。

        放翁愿意閉門讀書,他說:“春寒例謝常來客,老病猶貪未見書。”看他孤獨讀書,并不寂寞,且有好處:“掩關也有消愁處,一卷騷經醉后看?!毖陉P閉戶之后,讀書是最好的消閑和安慰。讀書就是一個人的事,無需如辦晚會那么熱鬧。

        “架上有書吾已矣,甑中無飯亦陶然”。餓肚子了,有書讀就行。

        放翁還有這樣一聯(lián)詩:“貸米未回愁灶冷,讀書有課待窗明?!比缃瘢覀兊淖x書人,可曾還有這般借糧為炊的日子嗎?卻尚能擁有如此徹夜讀書的情景嗎?

        這樣讀書至天明的情景,對于放翁并非偶然的興之所至?!肮聼魧氉郑瑘宰R拱搿?;“眼花耳熱睡至夜,吹火起讀殘編書”;“浮生又一日,開卷就窗光”……這樣的詩句很多,是放翁晚年夜讀的自畫像。

        讀書豐富他的內心,增強精神的抗體,依此抵抗著自身的老病孤獨和貧寒。“蠹書一卷作老伴,麥飯半盂支日長”;“卷里圣賢能覿面,人間富貴實浮云”;“貧賤終身志不移,閉關涵泳賴書詩”……

        你說他阿Q也好,是自得其樂也罷,他就是這樣,總是一個勁在說:“我讀殘編食忘味,朱弦三嘆有遺音”;“讀書有味聊忘老,賦祿無多亦代耕”。

        我很喜歡這兩聯(lián)詩,一個是“忘味”,一個是“有味”,都是讀書帶給他的感受和感覺。前面的“忘味”,忘記的是吃的味,實際上,和后面的“有味”,是一個意思的兩種表達,在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選擇和抗衡,反復詠嘆他的讀書樂和價值觀。味之有無,在于書的有無之間。

        當然,他是讀書人,讀書是一生的習慣和本分。不過,如他一樣如此年邁命衰,肚饑身寒,依然如此鐘情于書并非旨在功利的人,包括如今的讀書人在內,并不多見。我們常會在“忘味”和“有味”之間徘徊,甚至將其位置顛倒。

        放翁如此鐘情讀書,并非只是沉浸書中,如在桃花源里一樣閑情避世。陸游寫過一首《讀史》?!叭f里關河歸夢想,千年王霸等棋枰。人間只有躬耕是,路過桑村最眼明。”可見,他讀書針對的是現實,關注的是萬里關河以及眼前的人間桑村。

        他還有一聯(lián)詩:“萬事到前心盡懶,一編相向眼偏明?!闭f的意思一樣,讀書為的是觀萬事而眼明心亮,而不受欺,不對生活與現實心灰意懶。

        在《劍南詩稿》里,還見到放翁寫教孩子讀書、和孩子一起讀書的詩。這是很有意思的,是對傳統(tǒng)的“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一種演繹,用他的話是:“傳家產業(yè)遺書富”。

        于是,他一再對自己的孩子說:“數編魯壁家傳學,一盞吳僧夜講燈”;“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之所以這樣做,他說得很清楚:“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學無碩師。父子共讀忘朝饑,此生有盡志不移?!彼麑戇^一首《睡覺聞兒子讀書》,其中說:“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須辛苦慕功名。”明確告誡兒子,讀書的目的是面對現實,并非為了功名利祿。讀書,總是通向現實的一條通道。

        所以,看到孩子們讀書“常至夜分”,他說:“弦誦更闌解我憂”;“如聽簫韶奏九成”。他期待:“但令學業(yè)無中絕,秀出安知有后來?!焙秃⒆右黄鹱x書,則是他最快樂的事情:“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瑯瑯”;“更喜論文有兒子,夜窗相對短檠燈”。

        晚年獨處山陰的放翁,讀書也有苦惱,便是壯志未酬和缺少知音。他不止一次感喟:“跨馬難酬四方志,耽書空盡百年身”;“讀書浪苦只取笑,識字雖多誰與論”。

        “豈無案上書,可與共寂寞”!到底,他還是這樣說,是安慰,也是自勵。

        “少年曾縱千場醉,老境惟存一束書”。這就夠了。這就是晚年的放翁。(肖復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最大AⅤ无码国产_亚洲avav一区二区18_午夜性爱视频久久_国产三级片免费怎么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亚洲免费观看网址 人妻中文有吗在线 国产在线不卡每日更新福利
      1. <address id="z3sxr"><var id="z3sxr"></var></address>

        <object id="z3sxr"><tt id="z3sxr"><noscript id="z3sxr"></noscript></tt></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