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ddress id="z3sxr"><var id="z3sxr"></var></address>

      <object id="z3sxr"><tt id="z3sxr"><noscript id="z3sxr"></noscript></tt></object>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最新研究:中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固碳能力被低估 吸收人為碳排放約45%

      孫自法 發(fā)布時間:2020-10-29 18:52: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獲悉,該所劉毅研究團隊聯合英美同行最新研究發(fā)現,中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固碳能力巨大,但在以往研究中被嚴重低估,其實際上約吸收人為碳排放的45%。

        這一生態(tài)領域重要研究成果論文,北京時間29日凌晨獲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fā)表。該研究團隊認為,最新研究采用基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計算排放通量的方法體系,將為中國“碳中和”核算和國際談判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中科院大氣所介紹說,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人為化石燃料排放與陸地、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吸收兩者平衡的結果。生態(tài)系統(tǒng)吸收二氧化碳的固碳對“中和”碳排放貢獻巨大,但是如何定量評估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基于大氣濃度計算碳收支是計算凈排放量的有效辦法,觀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是定量評估地表二氧化碳凈通量的重要手段。劉毅研究團隊在中科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持續(xù)支持下,聯合中國氣象局、中國林業(yè)局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宇航局(NASA)碳衛(wèi)星團隊,充分利用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觀測本底站碳監(jiān)測數據、中國林業(yè)局森林普查數據、美國與日本碳監(jiān)測衛(wèi)星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全球遙感數據,結合愛丁堡大學國際先進的碳同化模型,采用天地一體化新方法進行研究。

        結果發(fā)現,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中國陸地生態(tài)圈的巨大碳匯主要是由于中國重要林區(qū),尤其是西南林區(qū)的固碳貢獻,同時發(fā)現東北林區(qū)在夏季也有非常強的碳匯能力。這也是中國近40年來對恢復天然森林植被、加強人工林培育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劉毅研究團隊表示,該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新增的地面觀測資料,但由于人為排放和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存在很大的時空變化,現有觀測仍顯不足。未來,衛(wèi)星將進一步提升觀測能力,彌補現在觀測的不足,從而建立更全面的觀測體系、提供更準確的碳收支數據,為中國的“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最大AⅤ无码国产_亚洲avav一区二区18_午夜性爱视频久久_国产三级片免费怎么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亚洲免费观看网址 人妻中文有吗在线 国产在线不卡每日更新福利
      1. <address id="z3sxr"><var id="z3sxr"></var></address>

        <object id="z3sxr"><tt id="z3sxr"><noscript id="z3sxr"></noscript></tt></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