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么聯系群眾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fā)發(fā)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笨倳浀闹v話立意深遠、內涵豐富,為我們走好互聯網時代網絡群眾路線指明了方向。
當前,網絡化生活、網絡化工作、網絡化交往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89億,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9.8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相應的,群眾工作所面臨的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網上群眾路線是黨的群眾路線在網絡上的延伸,在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修好“網絡群眾路線”這堂必修課顯得尤為重要。
修好“網絡群眾路線”這堂必修課,要守護好清朗的網絡空間。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守護好清朗的網絡空間,需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理清網絡空間邊界,讓網絡社會運行在法治軌道上,讓廣大網民清楚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修好“網絡群眾路線”這堂必修課,要不斷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網絡日益成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成為各級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途徑。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用戶規(guī)模達8.43億,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由全球第34位躍升至第9位,邁入全球領先行列。全國各地“一網通辦”“異地可辦”“跨區(qū)通辦”漸成趨勢,“掌上辦”“指尖辦”逐步成為政務服務標配。未來,在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我們更要著眼網民新需求新期待,不斷完善電子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暢通群眾網上辦事渠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讓群眾在數字化治理中切實感受到有溫度的數字政府,讓網絡更好地服務發(fā)展、造福人民。(中國西藏網 文/曲亞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