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位于西藏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zhèn)的卡地村里,村民尼瑪頓珠正在打理自家院子里的蘋果樹,時不時還給旁邊種的辣椒、小蔥等澆點水,手上忙碌碌,心里美滋滋。
尼瑪頓珠展示他們家今年炒的茶葉(5月12日攝)。新華網 雪珍 攝
卡地村是易地扶貧搬遷村,村民分別來自原察瓦龍鄉(xiāng)卡地、處尼、巴布等10個村,共48戶263人。
卡地村現任黨支部書記嘎瑪說,原來他們生活的地方位于怒江的干熱高山峽谷地帶,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fā),水源嚴重匱乏,且交通極度不便,條件十分艱苦。
“以前都住在毛坯房里,窗戶就是用木板擋一下,沒有玻璃。因為沒有路啊,到哪里都要徒步好幾天,上學的孩子特別少,之前連生病的人都很難出去?!?/p>
現在的卡地村里,新建的藏式民居整齊排列,寬敞明亮,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曬壩、廁所等錯落有致,水、電、網絡全通。干凈筆直的水泥路更是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前。
卡地村新居(5月12日攝)。新華網 雪珍 攝
“有了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的兒子就在跑運輸,一年能掙三四萬元呢。”尼瑪頓珠高興的說。
“全村現有耕地173.6畝,其中水田74.4畝,旱地99.2畝,另有茶園206.8畝?!备卢旈_心地說,“大家搬新房、種新地,還組織了農業(yè)耕種、炒茶、挖機、裝載機駕駛、烹飪技術等各類技能致富培訓,生活有了新的奔頭?!?/p>
卡地村全村已經在2018年實現了整體脫貧,2020年人均收入達到12830元,實現了搬得出、穩(wěn)得住、富得起?!跋乱徊骄褪且巡璁a業(yè)做起來,發(fā)展壯大,讓那些還在周邊打工的村民都回到村里?!贝謇锏泥l(xiāng)村振興專干普布次仁說,“未來,村里會越來越富有,大家會越來越幸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