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空間成為生產新空間、治理新領域、精神新家園、經濟新沃土、文化新載體、外交新途徑、作戰(zhàn)新陣地,從穩(wěn)定國家和社會的視角來看,通過網絡治理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網絡政權建設,已是當務之急。這是一個全新的執(zhí)政課題,是時代的呼喚、形勢的需要,也是主動應變,從“槍桿子里出政權”推動“大數據中穩(wěn)政權”的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為此,我們必須樹立網絡主權意識、網絡發(fā)展意識、網絡安全意識、網絡法制意識、網絡文化意識、網絡國防意識、網絡合作意識等七種意識,助力于完善網絡空間制度,維護網絡社會秩序,從而充分激發(fā)網絡空間蘊含的新質生產力、文化力、戰(zhàn)斗力,彰顯政權自信和制度優(yōu)勢,體現執(zhí)政為民宗旨,讓人民在網絡空間新時代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網絡主權意識。網絡主權是維護國家政權的應有之義。“技術催生新空間,網絡拓展新疆域”。網絡空間已經成為陸??仗熘獾摹暗谖孱愖鲬?zhàn)空間”和“第二類疆域”,增強網絡空間主權意識,就需要認清網絡空間技術催生的本質特征,明了網絡空間與實體空間“承載其上、融入其中、控制其內”的融合關系,通過核心技術的持續(xù)積淀和虛實貫通的普遍聯系,結合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法規(guī)制度,實施網絡空間的積極經略與有效管轄,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同時,應以“大數據中穩(wěn)政權”的執(zhí)政理念,深刻認識移動互聯是“新渠道”、大數據是“新石油”、智慧城市是“新要地”、云計算是“新能力”、物聯網是“新未來”的網絡時代特征,以“學網、懂網、用網”的執(zhí)政為民新素養(yǎng),持續(xù)以數據“新基建”夯實網絡主權基礎,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插上網絡的翅膀。
二是網絡發(fā)展意識。網絡發(fā)展是維護國家政權的堅實基礎。“網絡蘊含新質力量、數據成為生產要素”。與現實社會休戚相關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福祉,蘊含著前所未有的深厚力量。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網絡空間作為經濟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點,作為謀求競爭新優(yōu)勢的戰(zhàn)略方向。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fā)投入最集中、創(chuàng)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chuàng)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chuàng)新的競爭高地。持續(xù)發(fā)展是硬道理、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我們既要善于把握好網絡空間本質特征的內在驅動力,也要善于運用國家治理的行政力,把數據資源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激發(fā)發(fā)展?jié)摿?。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要統籌信息產業(yè)資源,在以信息網絡為核心的產業(yè)技術革命中贏得領先地位;要凝聚民族先進文化,在網絡空間戰(zhàn)略博弈中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要匯集國家多元力量,在民族復興過程中加強自身建設力避無謂的網絡暴力沖突,等等。
三是網絡安全意識。網絡安全是維護國家政權的能力保障。“牽一網而促動全局,錯一碼則謬之千里”?!皼]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已經深入人心,“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正在落地生根,“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也正繁花滿枝。網絡安全既是國家安全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實現美好愿景,我們既要學會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網絡安全風險,也要善于用群眾看得到的能力化解網絡安全風險,更要研發(fā)讓國家防得住的實力應對網絡空間入侵,著手化解“應用層重兵防守、操作系統層他人主導,嵌入控制層無人值守”的不均衡狀態(tài),避免過度依賴“網絡大刀王五”,防范“網絡義和團”大行其道,扼殺網絡安全領域滋生“網紅”惡習,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野,擔當起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的歷史責任。
四是網絡法制意識。網絡法治是維護國家政權的核心手段。“開放協作需法制、自由共享要平等”。維護網絡社會秩序,離不開完善網絡空間制度。讓網絡空間晴朗起來,不僅要扎實培養(yǎng)“學網、懂網、用網”基本素養(yǎng);也要大力宣傳網上行為規(guī)范,引導人們增強法治意識,做到依法辦網、依法上網;更要善用法規(guī)制度,維護自身網絡權益,掌握國際網絡空間話語權和規(guī)則制定權。這其中,一方面要善于平衡治理者和被治理者之間的平等問題,充分激發(fā)網絡空間內在驅動力和外在行政力之間的協同價值;另一方面,要重視均衡國際協作層面的對等問題,充分體現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示范價值。在充分激發(fā)網絡自治潛力的基礎上,推動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體系變革。為此,必須以《網絡安全法》為基本大法,盡快完善國家網絡空間法制體系,善法善治、德潤人心;堅持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準則,努力獲取全球網絡空間規(guī)則體系的最大公約數,求同存異、攜手相助,讓網絡空間成為開放協作、平等共享的法制典范。
五是網絡文化意識。網絡文化是維護國家政權的重要底氣。“網絡越千山、文化傳萬代”?;ネɑヂ摰木W絡空間,每一根網線都是網上“新絲路”,每一個聲音都是網上“駝鈴聲”,每一位網友都是網絡“代言人”。網絡空間為我們提供了傳播華夏文明,借鑒世界文明前所未有的全新路徑。但同時,網上意識形態(tài)斗爭也日趨激烈,網絡為意識形態(tài)顛覆提供了便捷通道,西方所謂“離岸制衡”,通過潛心策劃,依托網絡傳播,用心和手段都令人警覺。網絡文化陷阱、網絡娛樂至上、網絡黃賭毒、網絡血腥暴力等,也在腐蝕著人心、污濁著生態(tài)。為此,需要認識到在這片嶄新的草野上,網聚人氣、網聚智慧、網聚力量,不僅重新定義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也改變了文化傳播方式,成為驅動人類社會融合發(fā)展的革命性力量。我們要善于以傳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之花,澆灌新時代“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土壤,用事實說服人,用事例感動人,用文化感染人,在全球網絡空間唱響善良友愛之歌。
六是網絡國防意識。網絡國防是維護國家政權的力量源泉。“網上有乾坤、鍵盤百萬兵”。在“全球一網”的時代,面對某些西方國家大幅擴充網絡戰(zhàn)部隊,網絡空間斗爭白熱化趨勢已勢不可擋,網絡戰(zhàn)已經從暗戰(zhàn)成為明戰(zhàn),從背后走向前臺,其“小可殺人、大可覆國”的經典戰(zhàn)例,具有“殺人于無形”、“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驚人效果。我們經略網絡空間,既需要國際層面的文化實力、國家層面的法制效力,更需要國防層面的實力,才能有效維護網絡空間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為此,要以網絡安全產業(yè)的不斷強大為基礎支撐,不斷提升網絡空間國防力量建設水平;要堅持網絡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增厚國防力量的人才基數;要通過立法賦權打通軍地網絡資源通道,大力營造人民戰(zhàn)爭態(tài)勢。只要這樣,我們才能將網絡大國的底氣轉化為建設網絡強國的力量,確保網絡主權不被惡意及肆意踐踏。
七是網絡合作意識。網絡合作是維護國家政權的重要方式。“命運聚網絡,合作謀共贏”。網絡空間前所未有地把人類社會鏈接在一起,成為雞犬相聞的“地球村”。面對網絡安全風險,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在網絡時代,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休戚與共的人類社會命運共同體,建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絡空間治理體系,逐漸成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選擇。當前,數字地球建設正在風起云涌,數字經濟發(fā)展成為人類社會強勁的驅動力量,數據資源成為潛力巨大的生產資料,網絡效率的魅力逐漸顯現,網絡協同的需求日益增加??梢韵嘈?,歷經現實社會風雨磨礪的人類社會,只要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就一定可以贏得未來,讓網絡空間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福祉。
-
危難關頭,誰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旗幟鮮明地指出,“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詳細] -
守嚴守牢疫情防控的關鍵防線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既是強大思想武器,更是科學行動指南,為做好社區(qū)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薄⒑?、河南等地下發(fā)通知,積極組織抽調黨員干部下沉社區(qū),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詳細] -
加強黨的領導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根本保證
黨中央和各方面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湖北和武漢抗擊疫情工作,一如既往全力提供醫(yī)療物資支援,一如既往為大家解除后顧之憂。面對疫情防控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詳細]